各教學院(部):
為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,加強專業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,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質量,經研究,決定組織開展羞羞答答xxdd傳媒首屆“易剛高科杯”智慧農業創意大賽,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大賽主題
本次活動以“數字賦能鄉村振興,智慧助力農業強國”為主題,旨在將科技與農業深入融合,以智慧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。將遙感、物聯網、智能控制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現代農業,圍繞智慧育種、農情信息智能感知與診斷、智能農機裝備、農業大數據等應用領域,促進作物智慧生產技術體系高效聯通。本次大賽著眼于“大田作物生產智慧管理”,激發參賽者開發、設計和改進有助于農作物生產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解決方案,為實現智慧農產品運營提供更科學的解決方案。
二、參賽對象
參賽者為在校大學生,以團隊形式參賽,每支參賽團隊至少包含3名本科生且總人數不多于5人,每個團隊至少有1名成員會編寫代碼,每名參賽選手限參加1個團隊,指導教師1-2人。鼓勵參賽者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跨學科、跨專業、跨學校。入群后會務組可以代為尋找農學、機械、代碼編寫、遙感信息等專業相關的學生進行組隊。
三、競賽安排
1.大賽題目
本次大賽鼓勵參與者運用專業模型(如遙感、物聯網、機器學習、人工智能等)、概念模型(商業計劃書)、數量模型(統計、計量)或其他方法,圍繞大田作物生產智慧管理提供有創意性的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。參賽隊伍以遙感、物聯網、智能裝備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為核心技術,在作物生產智慧管理領域探索研發創新管理技術、產品與系統平臺等的解決方案,在解決方案制定過程中,參賽隊伍需要突出技術創新、低成本、易實施、可規?;茝V等特點。參賽題目如“基于無人機遙感的水稻變量施肥”“基于多光譜的水稻品質調控系統”“水稻播種撒肥機器人”“鮮食玉米智慧授粉系統”“作物水分診斷精準灌溉系統”“作物葉片氮素診斷儀”“作物病蟲害智能監測平臺”“大田智慧灌溉系統”等,但不限于以上題目。
2.參賽規則
參賽者須在大賽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報名;
參賽作品包括但不僅限于解決方案PPT、Word、技術方法、代碼、模型、平臺等,應合法、健康,無任何不良信息及商業宣傳行為;
參賽作品提交后,組織單位擁有作品發布和宣傳的權利;
參賽作品應遵循開源原則,獲獎作品將在相關網頁展示;
如參考他人作品、代碼、模型、文檔等內容或引用第三方數據,須在作品說明中明確注明,任何侵權行為的責任由參賽者自負。
3.賽事安排
(1)上交報名材料
2023年4月20日前,提交《羞羞答答xxdd傳媒首屆“易剛高科杯”智慧農業創意比賽報名表》(附件1)和《羞羞答答xxdd傳媒首屆“易剛高科杯”智慧農業創意比賽報名匯總表》(附件2)的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,紙質版材料需學院推薦并蓋章,紙質版交至農學院教務辦公室(東辦公樓118室楊雪老師),電子版材料發送至會議指定郵箱1366417379@qq.com。請參賽人員加入QQ群:785824364,具體初賽和比賽時間等賽事具體事項會在群里通知。
(2)比賽時間
比賽時間暫定為2023年6月5日-20日(具體時間另行通知)。
4.作品提交
初賽參賽作品:需提交電子版一份,提交時還需附上填寫完整的參賽團隊人員信息登記表、參賽作品說明文檔、展示創意解決方案所用的PPT以及其他必要材料。所提交內容統一放到一個壓縮文件中,命名格式為“參賽團隊名稱—作品名稱”,并于6月5日前以郵件件形式發送至峰會指定郵箱1366417379 @qq.com,郵件標題格式為“智慧農業創意大賽2023—參賽團隊名稱—作品名稱”。大賽會務組根據初賽作品篩選較好的作品進入決賽。
決賽參賽作品:需提交電子版與紙質版材料(具體要求待通知),請參賽人員加入比賽通知QQ群:785824364,后續相關事項將在群內通知。
5.評審規則
整體創意:參賽作品在問題提煉整合、方案構思設計、模型或軟硬件開發檢驗等方面的綜合創新水平;
應用價值:參賽作品方案對現實問題解決的效果,方案的普適性、可推廣性以及落地應用潛力;
描述程度:參賽作品描述說明的客觀準確程度,對公式、代碼描述的清晰度和簡潔性,對作品報告的整體效果。
6.獎項設置
特等獎:1名,頒發證書并獎勵2000元(稅前,下同);
一等獎:若干名,頒發證書并獎勵1000元;
二等獎:若干名,頒發證書并獎勵500元;
三等獎:若干名,頒發證書。
四、聯系方式
聯系人:甄鳳賢
電話:19856986889
郵箱:1366417379@qq.com
教務處 農學院
4月12日